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
近日,江苏南京。一女生下午六点准时下班,被领导发微信批评,不要踩点下班。孙女士称,她做的是文员岗位,公司上午九点半上班,下午六点下班,当天自己已经做完工作,像往常一样六点下班,没想到就被领导批评,让她哪怕干完活,也要6点后才能关电脑,她觉得不是很理解。(据12月8日河南商报)
和孙女士一样感到不理解的,还有广大同为打工人的网友。不少人表示,光看了标题火就上来了,既然公司规定了上下班时间,不就说明这段时间才是工作时间吗?如果加班不主动给加班费,到了下班时间为什么不能回家?这种“潜规则”究竟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,还是只是满足领导的掌控欲?
但也有人仔细看了聊天记录之后,觉得这位领导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。他是觉得该员工每次6点就立刻站起来离开,说明6点前已经关了电脑,收好了东西,等着下班,希望她可以保持电脑开机到6点,然后过一两分钟再走。严格来说,也就几分钟的事,虽然显得有些计较,让人心里不舒服,但也只是要求上班上到最后一秒,并不算违反规则。
相关新闻视频截图
究竟是忍一忍,按照领导要求去做,还是坚持自我,昂首挺胸地“踩点走”,每个身处不同际遇的打工人,可能都会有不同的选择。但是,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,对于“踩点走”这件事如此在意和坚持,的确值得老板们、领导们好好思考。
从前,“老板不走我不走,老板走了我坚守”是职场非常流行的“潜规则”,下班时间越晚似乎就越敬业,踩点下班就被视为“不上心”,在下班时间上“内卷”,形成了一种特殊的“加班文化”,很多人哪怕没什么工作要做,也一定要在公司拖到很晚,以免让自己显得不够爱岗敬业。但这种务虚的、形式主义的“加班”,实际上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,损害了员工的身体健康,也并不利于企业长久发展。
但如今的职场氛围早已悄然变化,年轻一代打工人更重视自身法律权益,也更在乎工作的实际效果,多数人都与这位不服批评的女生持有相同的看法,那就是,员工和企业就是契约关系,工作任务完成了就可以走,没必要玩些虚的,领导如果不喜欢,那是领导自己老古板,思维僵化。
所以,问题的关键其实在于,有没有“踩点上下班”,到底是否能真实地反映员工的工作态度?上班摸鱼、下班不走的人,和上班火力全开,争取能准点下班的人,究竟哪个算是更用心?工作是否尽力和认真,到底是应该看在岗时间,还是应该看实际工作成果?因为每个企业,每个岗位都有不同的要求,其实也很难有一个标准答案。
有些工作是看成果看效率的,但也有些工作就是需要在岗时间充足,尤其是一些对外服务的工作,如果员工都还没到时间就关电脑,踩点就走人,那么对于一些卡点来办事的人,是不是会造成不便呢?
是否踩点上下班,本不应是一件如此绝对的事情。企业要多一些管理智慧,不要总是预设员工都是不想上班的,对下班时间过于斤斤计较,一看到“踩点走”就心里不舒服,单纯以工作时长来判断员工的工作态度,甚至无理地给员工“贴标签”;但同样的,员工也无需刻意地以必须“踩点走”来强调自身权益,既然端了这个饭碗,还是要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,至少对得起自己的薪水,有一份积极的态度,才能在工作中有所收获和成长,也更能有“踩点上下班”的底气。
每一次对于“踩点上下班”的热议,其实反映的都是员工对于企业人性化管理的吁求,大家并不是非要计较这几分钟,十几分钟,而是希望自己踏踏实实干的活能被看到,希望职场能够更重视实效而非形式,这也是现在90后、00后普遍的职场心态。如果企业真的希望激励动能,提高效率,还是应该顺应时代,拥抱改变,构建平等包容的凯发娱发com的文化,和年轻人一起成长,彼此赋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