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目新闻客户端

湖北名校联考又考《红楼梦》,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…… | 极目新闻-凯发娱发com

极目新闻 2022-11-18 16:18:26 阅读量:


《红楼梦》中的哪个人物名字,

让你联想到了

“假作真时真亦假,无为有处有还无”

这副对联?


近日,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考试落下帷幕,小帅发现在语文试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考了《红楼梦》相关情节。如果没有读过《红楼梦》,或者对于《红楼梦》中的男性人物不太熟悉,就拿不到分数。


某高中语文老师阅完卷,告诉小帅,对于这个人名填空,很多人都填错了。有学生答“贾珍”,有学生答“贾雨村”,甚至有答“甄士隐”的,都是没有扣住后文中有一帮“清客相公”的情节。事实上,有一帮清客相公围绕在身边的贾府当权人物,是贾政


原题链接


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21~22题。

《红楼梦》含有一定的社会讽刺成分,而且这种讽刺还用到书中的当权派主要人物身上。①           ,这个名字使人想到“假作真时真亦假,无为有处有还无”这副对联,从而想到这是个失去自己真实本性的,完全从经书模子里刻出来的人物。塑造这个人物,正是作者反传统、反程朱理学思想的体现。


           ,【甲】连跟随他的清客相公—— 一些依附于官僚富贵以帮闲凑趣的文人——也有着充满讽刺意味的名字。例如一个叫“詹光”的,还有叫“单聘仁”的。【乙】整日与沾光、善骗人等为友,他是何等样人可想而知。刘禹锡在《陋室铭》里说“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”,而他则刚好相反,【丙】是“谈笑无鸿儒,往来皆白丁。”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,这样一个腹内空空的人却竟然被朝廷“点了学差”,此处情节的安排足见作者对皇权思想的批判。


《红楼梦》的思想内涵直接触及整个社会,【丁】它的反传统,反程朱理学思想,反皇权思想等也完全反映当时的社会问题。所以解读《红楼梦》必须把它放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来观察,才能较全面地③            


21.文中甲、乙、丙、丁四处画线的句子,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(     )(3分)

a.甲处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b.乙处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c.丙处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d.丁处


22. 请在文中横线序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,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,内容贴切,逻辑严密,每处不超过15个字。(6分)



【参考答案】

21. a

【解析】甲处:两个破折号连用,表示插入解释,使用正确。乙处:这里的“沾光”“善骗人”是指人,有特殊含义,应该加引号。丙处:引文充当了整个句子的宾语部分,是部分引用,句末的句号应该在引号之外。丁处:“反传统”和“反程朱理学”是两个并列的定语,用来修饰“思想”,故其之间的逗号应该为顿号。


22. ①例如贾府当权人物贾政

②除了这个名字具有讽刺意味外

③认识它深广的社会内涵(“发现它丰富的社会意义”“认识它深刻的社会主题”之类亦可。)

【解析】①本句承接上文概括,总领后文的展开分析,应时举出具体例子,根据前文的“当权派”、后文的对联和第二段中的“追随他的清客相公”可得出所举之例为“贾政”。②由下文“也有着充满讽刺意味的名字”可以推出答案。③由上文“必须把它放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来观察”可知这里要填“深广的社会内涵”。



整本书阅读尤其是《红楼梦》在高考中频频露脸,“考什么”“怎么考”是我们关心的问题。我们根据近几年高考和模考情况,来看看高考“整本书阅读”到底是怎么考的——


0

高考“整本书阅读”考查的

“可能”和“不可能”


第一,整本书阅读绝不可能单列篇幅。如以“论述类文本阅读”和“文学类文本阅读”的方式考查。如果在试卷里直接呈现《乡土中国》或《红楼梦》文本片段,会与试卷原有的社科类文本阅读、文学类文本阅读重复;而且仅就整本书的片段文本来命题,无法体现整本书阅读“整”的特征。

第二,整本书阅读的检测应指向运用,运用相关概念、原理、阅读策略去解决阅读写作中的问题。社科著作的概念、原理,长篇小说的识记情节等,绝不可能纳入检测范畴。整本书阅读的目的是获取经验、方法、能力,养成习惯。而整本书的内容,仅仅是为了拓展阅读视野,并非必须识记的对象。

第三,整本书阅读最可能与论述类或文学类文本相结合。如可以在文本中设置为“非连续性文段”之一,也可以在题目设置中进行勾连。

第四,整本书阅读可能与诗歌鉴赏、诗文默写、语言运用部分相结合。如可能选用《红楼梦》中的诗词作为诗歌鉴赏的文本,也可能在语言运用部分单独设置问题进行分析或评论。

比如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出现《红楼梦》,这就证明了整本书阅读不是考“识记”“背诵”“默写”,而是把整本书当做背景!



0

“整本书阅读”怎么考:

以上海和北京考题为例

(一)以整本书中的概念原理解释试卷文本中的现象,此种考查应当以学术性论著为基点。

例如,《乡土中国》的概念、原理本身,不是考查的内容,运用其中的概念、原理,去解释、分析文本描摹的事件,解释某一生活现象,了解生活现象背后的深层文化心理,才是命题要旨所在。

【例(2022年上海市春考卷)《乡土中国》一书中的《乡土本色》一节:

我读《论语》时,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“孝”的意义时,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……孝是什么?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,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,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。最后甚至归结到“心安”两字。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,然后去承他们的欢,做到自己的心安。

结合具体内容,分析文中我与母亲的“相处”是否依然符合费孝通对乡土社会“孝”的特点的理解。







(二)借助试卷文本提供的观点,分析整本书中的文学现象、人物。

第一种情况是要以学术专著中的原理分析试卷文本呈现的现象,与此相对,也可以要求考生借助试卷中原有的社科类文本提供的观点,分析专著中的文学现象或者人物形象。

【例1请结合南帆《意义的生产与再生产》一文的观点对以下两则材料进行分析。

材料一:曹雪芹在《红楼梦》第一回写道:“满纸荒唐言,一把辛酸泪。都云作者痴,谁解其中味!”

材料二:一个怀抱着大观园青春挽歌梦想的宝玉,将要走向哪里,才是《红楼梦》真正的结局,我们每个人给他设定的结局,我相信都会不一样。

【例2(2022上海青浦一模)《红楼梦》塑造了“金陵十二钗”“副册”“再副册”等大量鲜明的女性形象,你认为哪个人物的命运、性格与凤兰有相似之处,请加以说明。







(三)运用阅读策略,赏析出自整本书的给定文本,进行比较阅读。

整本书阅读的主要目的不只是获取这本书的内容,还应借此获取阅读策略。所以,运用阅读策略解决问题,发现某类文本的特质,应是检测的要点。

【例1(2022届杨浦区一模)汤显祖在《点校〈虞初志〉序》中认为前人稗官小说、传记百家“意有所荡激,语有所托归”,这一观点在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三回“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”中是如何体现的?

附二十三回选段: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,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中,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,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,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,歌声婉转。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孩子演习戏文呢。只是林黛玉素昔不大喜看戏文,便不留心,只管往前走。偶尔两句只吹到耳内,明明白白,一字不落,唱道是:“原来姹紫嫣红开遍,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。”林黛玉听了,倒也十分感慨缠绵,便止住步侧耳细听,又听唱道是:“良辰美景奈何天,赏心乐事谁家院。”听了这两句,不觉点头自叹,心下自思道:“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。可惜世人只知看戏,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。”想毕,又后悔不该胡想,耽误了听曲子。再侧耳时,只听唱道:“则为你如花美眷,似水流年。”林黛玉听了这两句,不觉心动神摇。又听道:“你在幽闺自怜”等句,一发如醉如痴,站立不住……仔细忖度,不觉心痛神驰,眼中落泪。

【例2(2022上海闵行一模)(本题为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中的第4小题)本文和下面材料在刻画人物群像时有共同特点,请对此加以探究。

(贾母)吩咐道:“咱们也把烟火放了解解酒。”贾蓉听了,忙出去带着小厮们就在院子内安下屏架,将烟火设吊齐备。……黛玉禀气柔弱,不毕驳之声,贾母便搂他在怀内。薛姨妈便搂湘云。湘云笑道:“我不怕。”宝钗等笑道:“他专爱自己放大炮仗,还怕这个呢。”王夫人便将宝玉搂入怀内。凤姐儿笑道:“我们是没人疼的了。”尤氏笑道:“有我呢,我搂着你。也不怕臊,你这会子又撒娇了,听见放炮仗,吃了蜜蜂儿屎的,今儿又轻狂起来。”凤姐儿笑道:“等散了,咱们园子里放去。我比小厮们还放的好呢。”

(节选自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四回)








(四)根据整本书中的人物个性,作出合理推测。

试题可以构拟社会生活情境,让考生在具体情境中解决现实问题,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。

【例1(2022届普陀区一模)学校戏剧节排演《红楼梦》,请你为林黛玉的扮演者租借一套戏服。租借处只剩三套相对合适,颜色基调分别为大红、纯白、淡绿,你会选择哪一套?请根据你对林黛玉这一艺术形象的了解和认识,结合上面的社科文对色彩内涵的阐释,说明选择理由。

【例2(2022届徐汇区一模)阅读下面文字,按要求选择。

(1)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拟在《红楼梦》剧中编入能体现“差序格局”典型场景的几出戏。下列是编剧助理小徐打算选编的场景,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

a.雨村判案  b.元妃省亲  

c.探春理家  d.香菱学诗

(2)小汇作为第四届中国进博会志愿者,承担为“中国文化走出去——话剧《红楼梦》海外巡演”拟写宣传广告的任务。小汇拟写的广告用词不恰当的一处是

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精心制作出品的话剧《红楼梦》将以全本演出的形式呈现在世界舞台。演出由上部“春夏���风月繁华”和下部“秋冬���食尽鸟归”组成,跨越四季,岁月沧桑〔甲〕。真与假、兴与衰、梦境与现实交织,营造出一个诗化却又真实的世界〔乙〕。艺术家们美轮美奂的表演〔丙〕和引人入胜的剧情〔丁〕将带领喜爱中国文化的您领略极致中式美学。

  a.甲处  b.乙处  

  c.丙处  d.丁处

【例3(2022上海黄浦一模)学校文学社计划出一份悲剧作品阅读清单,《红楼梦》与此文(蒙福森《紫禁城的鲥鱼汤》)都入选, 为了引导大家进一步思考悲剧产生的原因,社员们商量将目录细化为社会悲剧、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三类。但对这两部小说分别归为哪一类,大家意见不一。如果是你,怎么归类?请陈述理由。







(五)借助整本书中的概念原理,评价试卷文本的价值观。

阅读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取、理解、解释、分析信息,还要鉴赏信息;最深层次的阅读还要在文本与读者之间建立起联系,即文本的情感、价值观要与读者的情感、价值观产生互动,要对文本价值作出评判。

【例1(2022届徐汇区一模卷)读了苏辙《藏书室记》后,小汇得出这样的结论:若谨守先贤遗训和长辈教诲便能修身立世。请结合你对《乡土中国》中“教化权力”的理解,对小汇的结论作出评价(150字左右)。

【例2(2022届北京密云区一模)鲁迅先生曾说:“《红楼梦》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,并无讳饰,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、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,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,都是‘真’的人物。”“真”体现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样性。请你从《红楼梦》中试举一个人物,结合具体情节内容,分析该人物形象的“真”。








(六)单独设题,以内容理解为基础,考查对文本的分析与判定。

【例1(2022届北京通州区一模)阅读下面《红楼梦》中的文字,回答问题。

宝玉便要了一壶暖酒,也从李婶薛姨妈斟起,二人也让座。贾母便说:“他小,让他斟去,大家倒要干过这杯。”说着,便自己干了。邢、王二夫人也忙干了,让他二人。薛李也只得干了。贾母又命宝玉道:“连你姐姐妹妹一起斟上,不许乱斟,都要叫他干了。”宝玉听说,答应着,一一按次斟了。

至黛玉前,偏他不饮,拿起杯来,放在宝玉唇上边,宝玉一气饮干。黛玉笑说:“多谢。”宝玉替他斟上一杯。凤姐儿便笑道:“宝玉,别喝冷酒,仔细手颤,明儿写不得字,拉不得弓。”

你从以上文字中读出了哪些隐含信息?请至少写出三点。

【例2(2022届北京密云区一模)阅读《红楼梦》节选材料,完成小题。

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,一片大海,一只大船,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。也有四句写云:才自精明志自高,生于末世运偏消。清明涕送江边望,千里东风一梦遥。

节选自《第五回  游幻境指迷十二钗 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》

探春素喜阔朗,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。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,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,并数十方宝砚,各色笔筒,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。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,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。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《烟雨图》,左右挂着一副对联,乃是颜鲁公墨迹,其词云:烟霞闲骨格 泉石野生涯。

节选自《第四十回  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》

脂砚斋评价探春“使此人不远去,将来事败,诸子孙不至流散也”。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?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及原著相关情节,简要分析。


【例3阅读《红楼梦》中的两首词,回答问题。

唐多令•咏柳

林黛玉

粉堕百花洲,香残燕子楼。一团团、逐队成逑。飘泊亦如人命薄:空缱绻,说风流!

草木也知愁,韶华竟白头。叹今生、谁拾谁收!嫁与东风春不管:凭尔去,忍淹留!


临江仙•咏柳

薛宝钗

白玉堂前春解舞,东风卷得均匀。蜂围蝶阵乱纷纷:几曾随流水?岂必委芳尘?

万缕千丝终不改,任他随聚随分。韶华休笑本无根:好风凭借力,送我上青云。

【注】①百花洲:在苏州,相传是西施游玩过的地方。②燕子楼:唐代女子关盼盼居住在燕子楼。

(1)“钗黛有其德,各展咏絮才。千秋自本色,高下凭君裁。”结合钗、黛的身世,试分析钗、黛各抓住了柳的哪些特点,抒发了怎样的感情。

(2)对于“东风卷得均匀”一句,湘云评说“这一句就出人之上了”,你是否同意?试结合词句分析。



以上题目,你都会做吗?


目前,《红楼梦》《乡土中国》整本书阅读已进入高中语文课本,纳入常规教学。考试形式多样,但只有读进去、有所思,才能以不变应万变,才有“任它风吹雨打,我自岿然不动”的底气。


推荐阅读:


订报指南













 各地发行站订阅,若当地无发行站,可拨打本报发行电话027-88567106咨询。


☆ 武汉中心城区订户与楚天发行公司联系,或拨打965888,送报上门。


 邮局订阅(2023年起),邮发代号为:小低版:37-70 ,小中版:37-71 ,小高版:37-72,初中版:37-73 ,高中版:37-74。


☆ 国内读者也可在微信小程序“中国邮政商城”里订阅本报(2023年起)。进入“中国邮政商城”微信小程序——点击“报刊商城”——搜索“帅作文”,选择相应版本即可。






责任编辑:周静文
"));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