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目新闻客户端

“冷面段子手”“喜剧人”“吐槽帝”,文人巨匠的另一面 | 极目新闻-凯发娱发com

极目新闻 2022-11-27 10:12:26 阅读量:

在不少人的印象中,著书立说的文坛巨匠们或严肃沉稳,或敏感忧郁,或儒雅宽和,带着知识分子特有的自矜。但现实则恰恰相反,许多文人不仅不刻板、不苦大仇深,私下里还有我们不知道的另一面。

莫言:冷面笑匠“段子手”

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,莫言的文坛地位自不必赘述。外界总认为他是位不苟言笑的老爷子,但莫言本人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冷幽默型“段子手”。在人物专访中,主持人问莫言:“您现在最希望的一种状态是什么?”莫言一本正经地说:“我们结束采访。”

作为曾经同一个寝室的好友,余华损起莫言来毫不留情。余华曾说,有一次莫言新书出版时打笔墨官司,因为莫言43天写了将近50万字,被人批评急功近利。“后来莫言改口了,说他构思了40年,最近我看到一个版本变成是20年了,反正莫言变来变去,我已经习惯了。”余华打趣道。

余华:把悲伤留给读者的“喜剧人”

有读者说以为余华是一个苦大仇深的中年人,余华爽朗大笑:“还说我是个中年人,让我意外的惊喜,还有读者说,‘天呐,他还在啊,我以为他不在了’。”与大家所想的诸如“热爱文学”“心怀理想”等理由不同,余华自嘲当年弃医从文是为了“偷懒”。他年轻时的梦想是找一份永远不用被闹钟吵醒的工作:“有一次,我问一位在文化馆工作的人,问他为什么经常在大街上观察?他告诉我,这就是他的工作,我心想这样的工作,我也喜欢。”

这让不少通过《活着》认识余华的读者们大跌眼镜,毕竟《活着》是一部充满悲剧色彩的现实主义作品。《活着》畅销2000万册,有人曾私下问余华版税收入,他开玩笑说:“我靠《活着》活着。”在接受采访时,主持人问余华给《活着》打多少分,他回答9.4分。对方追问原因,余华一本正经地说:“剩下的0.6问那个豆瓣,他们打的9.4,我也给它打9.4。”

季羡林:爱写日记的“吐槽帝”

这样“严肃活泼”的画风并不是当代人的专属,20世纪的文坛大家中,不乏性情不羁的人物,比如国学大师季羡林。如果季羡林和余华同岁,他俩也许会成为莫逆之交,毕竟季羡林可是鼎鼎有名的“吐槽帝”。

翻看季羡林的《清华园日记》,你会发现老先生年轻时好像看什么都不顺眼,喜欢杠上一杠。

考试季羡林要吐槽:

1932年12月29日 早晨忽考法文,结果一塌糊涂,真是岂有此理。

同窗季羡林也要吐槽:

1932年10月23日 我的同屋陈兆祊君,这朋友我真不能交——没热情,没思想,死木头一块,没有生命力,丝毫也没有。吕宝东更是混蛋一个,没人味。

稿子没登,季羡林更要吐槽:

1932年9月19日 我译的《faust传说》,听说是今天给登出来,但是没有,真不痛快。

1932年9月11日 今天晨间天空又下起雨来。我冒雨到图书馆去看报,我的稿子还没登出。

网友们纷纷调侃,原来大师也会和普通人一样,有喜怒哀乐。

张岱曾在《陶庵梦忆》中写道:“人无癖不可与交,以其无深情也。人无疵不可与交,以其无真气也。”的确,过去课本上给我们呈现的文坛巨匠们形象虽然“高大全”,但也有距离感。让读者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,挖掘他们更生活化、更有血有肉的一面,不失为一种品鉴作品的别样视角。那么,这些不完美,会将已功成名就的大师们拉下“神坛”吗?

《清华园日记》面临出版时,出版方曾询问季羡林,要不要删改其中一些过于“放飞自我”的词句。季羡林坦然回答:“我70年前不是圣人,今天不是圣人,将来也不会成为圣人。”

真实的力量,远远大于完美的力量。

(摘自《党员文摘》)

责任编辑:周静文
"));
网站地图